序号

作者及文章

选自

发表时间

《论“第三种人”》

(鲁迅)

左翼作家诚然是不高明的,连环丹青,唱本,然而也不到苏汶先生所断定的没长进。 不至于蠢到不知道“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发生不出弗罗培尔来”,但却以为能够产 出密爽朗该罗,达文希那样巨大的画手。

——选自《文化月刊》

《论文学的大众化》

(冯雪峰)

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利用这种大众文艺的旧形式,创造大众文艺,即内容是革命的小调、唱 本、连环图画、说书等。

——选自《文学》半月刊

《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

(瞿秋白)

普罗文艺所要写的东西应当是旧式体裁的故事小说、歌曲小调、歌剧和对话剧等,因为识 字人数,还应当运用连环图画这一形式。

——选自《文学》半月刊

《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辩论》

(杜衡)

鉴于现在劳动者没有东西看,在那里看陈旧的充满了封建气味的(就是说,有害的)连环 图画和唱本,于是他们就要求作家写一些有利的连环图画和唱本给劳动者看……

这样低级的形式还产生得出好的作品吗?确实,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 弗罗培尔的。

——选自《现代》第一卷第三期

《“连环图画”辩护》

(鲁迅)

我们看惯了绘画史的插图上,没有“连环图画”,名人的作品的展览会上,不是“罗马夕照” 就是“西湖晚凉”,便以为那是一种下等物事,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但若走进意大利的教 皇宫——我没有游历意大利的幸福,所走进的自然只是纸上的教皇宫——去,就能看见凡有伟 大的壁画,几乎都是《旧约》《耶稣传》《圣者传》的连环图画,艺术史家截取其中的一段,印在书 上,题之曰《亚当的创造》《最后之晚餐》,读者就不觉得这是下等,这在宣传了,然而那原画,却 明明是宣传的连环图画。 在东方也一样。印度的阿强陀石窟,经英国人摹印了壁画以后,在艺术史上发光了 ;中国 的《孔子圣迹图》,只要是明版的,也早为收藏家所宝重。这两样,一是佛陀的本生……

——选自《南腔北调集》

《“连环图画小说”》

(茅盾)

上海的街头巷尾像步哨似的密布着无数的小书摊。虽说是书摊,实在只是两块在墙上的 特质木板,贴膏药似的密排着各种名目的版式一律的小书。这“书摊”——如果我们也叫它书 摊,旁边还有一只木条凳。谁花了两个铜子,就可以坐在那条凳上租看那摊上的小书二十本或 三十本;要是你是“老门槛”,或者可以租看到四十本五十本,都没一定。

这些小书就是所谓“连环图画小说”。这些小书摊无形中就成为上海大众最欢迎的活动 图书馆,并且也是最厉害的最普遍的“民众教育”的工具!

这一种形式,如果很巧妙的应用起来,一定将成为大众文艺的最有力的作品。无论那图画方面,在那文字的说明方面(记好!这说明部分本身就是独立的小说)……

——选自《文学月报》

《关于连环图画》

(鲁迅)

连环图画是极紧要的,但我无材料可以介绍,我只能说一点我的私见:一、材料要取中国历 史上的、人物是大众知道的人物,但事迹却不妨有所更改。旧小说也好,例如《白蛇传》(一名 《义妖传》)就很好,但有些地方需加倍(如百折不回之勇气)。有些地方需消弱(如报私恩及为 自己而水满金山等)。二、画法,用中国旧法。花纸,旧小说之绣像,吴友如之画报,皆可参考, 取其优点而改去其劣点。

——选自《鲁迅全集补遗》

《一个人的受难》序

(鲁迅)

“连环图画”这名目,现在已经有些用熟了,无须更改;但其实是应该称为“连续图画”的, 因为它并非“如环无端”,而是有起有讫的画本。中国古来的所谓“长卷”,如〈长江无尽图卷〉, 如〈归去来辞图卷〉,也就是这一类,不过联成一幅罢了。

这种画法的起源真是早得很。埃及石壁所雕名王的功绩,“死书”所画冥中的情形,已就 是连环图画了。

——选自1933年9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一个人的受难》

《“旧皮囊不能装新酒”》

(魏猛克)

《“旧皮囊不能装新酒”》,说近来讨论大众化问题,有人想提倡一种改良“连环图画”的运 动,但也有人提出异议,以为“旧皮囊不能装新酒”,应该从新创造一种美术上的新工具,“但 是,那尝试的效果是很有趣的,不是弄得知识阶级认为非艺术而大众仍然看不懂,就是弄得不 但大众看不懂,连知识阶级也看不懂。

——选自《申报》副刊《自由谈》

《采用与模仿》

(魏猛克)

在社会制度没有改革之前,对于连环图画的旧形式和技术,还须有条件地接受过来。 从旧艺术中采取其好处,我以为不见得是投降的艺术。

——选自《中华日报》副刊《动向》

《论“旧形式的采用”》

(鲁迅)

古代的东西,因为无人保护,除小说的插图以外我们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了。至于现在,却 还有市上新年的花纸和猛克先生所指出的连环图画。这些随未必是真正的生产者的艺术,但 和高等有闲者的艺术对立,是无疑的。——现在社会上的流行连环图书,即因为它有流行的可 能,且有流行的必要,着眼于此,因而加以引导,正是前进的艺术家的正确的任务,为了大众,力 求易懂,也正是前进的艺术家正确的努力。

——选自《中华日报》副刊《动向》

《连环图画还大有可为》

(艾思奇)

连环图画只能算一种艺术表现的格式,不是严密意味的形式。自然,格式也是一种形式, 但它的外延较广,其内部还可以包容更丰富的变化。图画中的连环图画,就等于文学的小说或 戏。在小说这种格式中可以包容各种各样的小说,在连环图画中,除了中国流行的神怪武侠的 连环图画外,更有德国、苏联等西洋的木刻连环图画。 因此连环图画与普通图画的分别决不是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分别。章回武侠小说的 特征,并不在于“章”“回”的有无,因为西洋小说也常是要一段一段地分开来写的。真正的形 式上的差异不能以这表面上的技巧来判别,要紧的是表现的手法如何。即使将《静静的顿河》的每段加上“话说”——“且听下回分解”,它仍不会成为章回小说的。……

——选自《中华日报》副刊《动向》

《连环图画琐谈》

(鲁迅)

“连环图画”的拥护者,看现在的议论,是“启蒙”之意居多的。古人“左图右史”,现在只剩 下一句话,看不见真相了。宋元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 相”;明清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那目 的,大概是在引诱未读者的购读,增加阅读者的兴趣和理解。

——选自《且介亭杂文》

“关于连环画的指示”

(毛泽东)

连环画不仅孩子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你们要办一个出版连环画的出 版社,专门出版健康有益的连环画,以挤掉那些宣扬封建迷信等有害的旧东西。 9.选自阿英1949年出版的《中国连环画史话》P2《小人书》

在上海或是北京的马路上行走,常可以见到路旁有些小书摊,却不是卖的,只是借给人看, 又不拿回家去,只在摊边翻看。这在北京名为小人书,但也并不专门只给小孩们看,有好些成 年人也在那里看着,而且还很滋滋有味的。

——选自1949年12月发出的指示

《陈毅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工作上的讲话》

(陈毅)

现在儿童看小人书,这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小人书有个很大的缺点,净是些生硬的政治概 念,把儿童的脑筋搞得简单化,将来我们儿童……下一代,恐怕也难免犯粗暴的病。儿童应该 有很多的幻想,很多美丽的故事,很多童话故事……如像《天方夜谭》那样的故事。儿童幻想 很多,智慧就开阔,眼界就扩大。不能净是一些政治名词,斗争故事,还应写一些有趣的。

——选自《陈毅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工作上的讲话》

《“难乎其为作家”》

(苏汶的)

德国的版画式的连环图画(并不是都是普洛的),虽然还没有产生托尔斯泰那么伟 大的艺术家,可是已经的确成了一种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第二,假使用那副吃奶气力——死死 抱住所谓文学的那副气力,去研究和创作中国的线画式的连环图画、唱本等等,未必见得就不 会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何况所说的不限于连环图画。

——选自《瞿秋白文集》第8卷,《文艺论辑》

《小人书》

(阿英)

在上海或是北京的马路上行走,常可以见到路旁有些小书摊,却不是卖的,只是借给人看, 又不拿回家去,只在摊边翻看。这在北京名为小人书,但也并不专门只给小孩们看,有好些成 年人也在那里看着,而且还很滋滋有味的。

——选自《中国连环画史话》
  • 01 鲁迅《论“第三种人”》 《文化月刊》 1932-01-01

  • 02 冯雪峰《论文学的大众化》 《文学》 1932-04-25

  • 03 瞿秋白《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 《文学》 1932-04-25

  • 04 杜衡《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辩论》 《现代》 1932-07-01

  • 05 鲁迅《“连环图画”辩护》 《南腔北调集》 1932-10-25

  • 06 茅盾《“连环图画小说”》 《文学月报》 1932年第1卷

  • 07 鲁迅《关于连环图画》 《鲁迅全集补遗》 1933-08-01

  • 08 鲁迅《一个人的受难》序 《一个人的受难》 1933年9月

  • 09 魏猛克《“旧皮囊不能装新酒”》 《自由谈》 1934-03-24

  • 10 魏猛克《采用与模仿》 《动向》 1934-04-19

  • 11 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 《动向》 1934-05-04

  • 12 艾思奇《连环图画还大有可为》 《动向》 1934-05-06

  • 13 鲁迅《连环图画琐谈》 《且介亭杂文》 1934-05-09

  • 14 毛泽东“关于连环画的指示” 不详 不详

  • 15 陈毅《陈毅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工作上的讲话》 不详 1962-03-06

  • 16 苏汶的《“难乎其为作家”》 《文艺论辑》 不详

  • 17 阿英《小人书》 《中国连环画史话》 1949年

序号

书名

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 01

    50年精品连环画鉴赏

    段锡编着;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 02

    50年精品连环画鉴赏

    段锡编著;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 03

    被批评的连环画索引

    南京图书馆编;南京:南京图书馆;1954年

  • 04

    被推荐的连环画书评索引

    南京图书馆编;南京图书馆;1955年

  • 05

    当代北京连环画史话

    李劭南著;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

  • 06

    当代连环画表现技法

    安玉民,梁丽编著;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

  • 07

    电影连环画收藏与投资

    方昭海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 08

    顾莲塘谈连环画

    顾莲塘著;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

  • 09

    贺友直谈连环画创作

    贺友直著;刘千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 10

    绘画的史诗: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研究

    陈履生编著;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

  • 11

    抗战必胜连环画

    廖冰兄作;陈仲纲刻;桂林:文化供应;1940年

  • 12

    老连环画

    汪观清、李明海著;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1999年

  • 13

    乐此不疲:我的连环画收藏生涯

    王家龙著;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 14

    连环画报

    孟庆江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3年

  • 15

    连环画参考资料.第一辑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

序号

书名

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 01

    编印连环图画辅导办法

    上海市政府公报;1948年9(3)

  • 02

    从连环图画谈到书评工作

    王辛笛;文汇报;1957年 2.27

  • 03

    对连环图画的检讨

    黄谷柳;文艺生活 (桂林);1947年光复版(13)

  • 04

    关于“连环图画”

    刘云;国民教育指导月 刊:江西地方教育;1946年新(10/11/ 12)

  • 05

    关于“连环图画”小说

    墨虹;大风(金华);1938 年(70)

  • 06

    关于“小人书”

    程淑哲;大风(济南); 1942 年(9)

  • 07

    回忆鲁迅与连环图画

    赵家璧;美术;1979年(8)

  • 08

    历史图说与连环图画

    陈涛;民众教育通讯;1934 年4(3)

  • 09

    连环画的编制

    樊月培;山东民众教育月 刊;1935 年 6(7)

  • 10

    “连环图画”辩护

    鲁迅;文学月报(上 海);1932 年 1(4)

  • 11

    连环图画的概念及其属性

    孟绂;图书情报通讯;1990年(2/3)

  • 12

    连环图画的现在和将来

    夏锦涛;社会月刊;(上海 1946), 1947,2(9)

  • 13

    连环图画的演变

    邹啸;文艺新潮;1939 年 1(12)

  • 14

    连环图画发展概述

    孟绂;图书馆学研究; 2003 年(9)

  • 15

    连环图画琐谈

    阿英;书报展望;1936,卷: 1,期:4,页:封1

序号

书名

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 01

    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

    宛少军著;博士论文;2008年

  • 02

    陈洪绶人物画对近现代连环画艺术的影响

    徐熙著;高云,刘赦指导;硕士论文; 2011年

  • 03

    从连环画看中国和中国人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

    黄珺珺著;薄志鸿指导;硕士论 文;2008年

  • 04

    儿童主角连环画研究

    乐凌燕著;王惠德指导;硕士论文;2006年

  • 05

    贺有直连环画创作研究

    冀超著;王犁犁 指导;硕士论文;2010年

  • 06

    中国连环画出版研究

    曹新哲;硕士论文;2004年

  • 07

    中国连环画史纲

    赫英明著;硕士论文;2005年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3]0513-D4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第海110202号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神州共享 京ICP备090539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