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是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中伦理道德的首要内容, “忠”作为人的道德标准,它带有普遍性,适应于一切人。孔子把“忠”作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并以“忠信”教育弟子,提出“主忠信”的思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为,君臣之间,臣对君的忠实程度,是以君对臣的信任和知遇如何为转移的。当别人无礼地对待自己时,自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不忠于人的行为。荀子往往将“忠信”并提,而讲信处要远多于忠。荀子从他的主张出发,将“忠信”作为称霸天下的前提条件和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手段。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 忠,就是为人谋事要忠于人,忠于朋友。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格的主要内容,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起着进步作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发杨光大的传统美德。
    Copyright 神州共享 京ICP备09053905号